close

今天選擇了這部2015年的電影絕地救援來看...片長超過2個小時......超級過癮........雖然是5年前拍攝的,但是仍然是一流的好片

資料來源:維基

演員

演員 角色 備註
麥特·戴蒙
Matt Damon
馬克·沃特尼
Mark Watney
戰神三號的植物學家和工程師。
潔西卡·崔絲坦
Jessica Chastain
瑪麗莎·露易斯
Melissa Lewis
戰神三號的指揮官,地質學家,軍人出身。
麥可·潘納
Michael Pena
瑞克·馬提尼茲
Rick Martinez
戰神三號的駕駛員,軍人出身。是馬克的好友。其後成為戰神五號任務的太空人之一。
凱特·瑪拉
Kate Mara
貝絲·喬韓森
Beth Johanssen
戰神三號的系統操作員。電腦工程師。後與貝克結婚,並生下一子。
賽巴斯汀·斯坦
Sebastian Stan
克里斯·貝克醫生
Dr. Chris Beck
戰神三號的醫務官。後與喬韓森結婚,與其育有一子。
艾賽兒·漢寧
Aksel Hennie
亞力克斯·沃格
Alex Vogel
戰神三號的導航員、化學家。
傑夫·丹尼爾
Jeff Daniel
泰迪·山德斯
Teddy Sanders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署長。
克莉絲汀·薇格
Kristen Wiig
安妮·蒙特羅斯
Annie Montrose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新聞部主管。
西恩·賓
Sean Bean
米區·亨德森
Mitch Henderson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戰神三號任務主管。
奇維托·艾吉佛
Chiwetel Ejiofor
文森·克普爾
Vincent Kapoor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絕地救援主管。
唐納·葛洛佛
Donald Glover
李察·普奈爾
Rich Purnell
噴射推進實驗室航天動力學家。
黃凱旋
Benedict Wong
布魯斯·吳
Bruce Ng
噴射推進實驗室主管。負責營救計劃的火箭設計。
麥坎西·黛維斯
Mackenzie Davis
明蒂·帕克
Mindy Park
任務控制中心衛星策劃員。
高雄
Eddy Ko
郭明
Guo Ming
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首席科學家。
陳數
Chen Shu
朱濤
Zhu Tao
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副首席科學家。

 

劇情

西元2035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戰神三號(Ares 3)載人登陸火星,任務原定全長31火星日,因此攜帶足夠6人居住的物資。但在第18火星日(Sol 18)遇上時速175公里的沙塵暴而被迫中斷任務,所有人登上火星接駁小艇(MAV)離開。但在撤離時,太空人兼植物學家馬克·瓦特尼不幸被吹飛的天線打中失去蹤影。任務指揮官瑪麗莎·路易斯因上升載具過於傾斜而放棄搜索瓦特尼,下令太空艙發射升空,而瓦特尼也因生命特徵探測儀故障而被認定已經死亡。在組員離開後,瓦特尼被太空衣的警報聲吵醒,並發現自己被遺留在火星。

瓦特尼醒來後隨即發現太空衣被天線刺穿,幸好天線和流出的血把破洞封上。瓦特尼立即衝回居住艙(Habitat Module)處理傷口。並開始點算物資,發現剩下的物資只能支持他一個人過309火星日,而下一次任務組員到火星需要4年時間。瓦特尼便立刻尋找其他物資並發現一個原定感恩節打開的箱子內塞滿了馬鈴薯。所幸瓦特尼是一名植物學家,瓦特尼決定用火星的土壤在居住艙種植馬鈴薯來續命。瓦特尼使用登陸艙留下的下降段用剩的聯氨來製造水(N2H4+ O2 → 2H2O + N2↑)來灌溉,並使用自己和其他組員的排遺物作肥料,成功種出馬鈴薯幼苗。

在第54火星日,NASA的地面人員透過衛星圖片發現戰神三號營區的火星探測車被移動過,太陽能板也被清潔乾淨,從而得知瓦特尼仍然在世,一邊繼續透過火星軌道衛星觀察,一邊籌備營救行動。之後,控制中心也觀察到瓦特尼駕駛火星探測車駛離營區,在計算其路線後確定瓦特尼正前往1997年所發射,因為小故障而失聯的拓荒者號降落地點。一小隊人立即前往噴氣推進實驗室尋找拓荒者號的複製品,並成功收到瓦特尼重啟拓荒者號傳送的訊息。

最初雙方只能透過拓荒者號的旋轉攝影機使用簡單的是非題對話,傳送對話更需約32分鐘,但瓦特尼覺得需要更複雜的天文工程對話,而26個字母加上問號會使得鏡頭旋轉角度太小(13度)造成辨識困擾,便從—電子技術人員貝絲·喬韓森的筆電找到16進位的標準代碼表(ASCII碼),開始跟地面控制中心進行更複雜的對話,並根據地面控制中心的指引駭進火星探測車的電腦,令NASA透過拓荒者號連上探測車的頻段,從而能用文字進行對話。

過了一段時間,在第134火星日,當瓦特尼在返回營區時,氣閘艙帆布因長期受壓而破裂,導致居住艙發生爆炸性失壓,全部正在種植的馬鈴薯因暴露在火星的低溫低壓環境而死亡,且無法再次復播種植,瓦特尼只能倚靠之前收成的馬鈴薯生存下去,並將於600天左右斷糧。太空總署也決定發射搭載愛麗絲號(Iris)補給艇的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來把瓦特尼的任務時長拉長到接近900火星日,讓瓦特尼能撐到戰神四號任務抵達火星。但因時間緊迫而沒有進行全面檢查,因此忽略了這次補給是運送蛋白質塊,而非食物的問題。因此在發射時,產生的超重令蛋白質塊液化,導致愛麗絲號重量不均,令火箭在發射後約45秒因異常震動於半空爆炸解體。

此時,中國國家航天局伸出了援手,向NASA表示中國的太陽神火箭能協助美國把愛麗絲號送到火星,NASA後來總結出兩份計劃:一是把愛麗絲號直接用太陽神送到火星,讓瓦特尼等到戰神四號的組員抵達;二是把愛麗絲號送到正在減速的賀密斯號(Hermes),並讓其加速,進行重力助推前往火星,把瓦特尼接走。NASA選擇了第一個,但飛行總監米區祕密地把計劃二的內容告知戰神三號的組員,並在全員贊成的情況下強行修改航道,迫使他們發射火箭,把愛麗絲號送上補給的食物給返航的賀密斯號(Hermes)並在地球外太空對接補給後趕回火星救瓦特尼。

NASA把計劃二告知瓦特尼,並指示他再次改裝火星探測車,前往預定戰神四號使用的接駁小艇的所在地。但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研究員發現:因賀密斯號進行重力助推後速度較快,只能進入較高軌道,而上升載具要載著一個人到達這個高度,必需減掉五千公斤的質量。因此,他們指示瓦特尼到達後把火箭的鼻錐、窗戶、控制台、座椅等等拆掉,僅剩下一張椅子和船殼,並從賀密斯號遙控升空在火星外太空接駁救援。

在全球注目下,在戰神三號的駕駛員瑞克·馬提尼茲的控制下發射升空。但接駁小艇的高度不足,無法與賀密斯號會合。戰神三號的組員們商量後決定用姿態控制火箭下降高度,並引爆氣壓艙來減速,最終與接駁小艇的距離縮小為312米,相對速度降至每秒5米。而瓦特尼也刺穿手套令自己加速將距離縮短,並由指揮官露易斯成功抓住瓦特尼,把他帶上賀密斯號,返回地球。而全世界看著電視轉播的民眾也歡聲雷動。

最後,瓦特尼退出了太空人行列,轉為太空人培訓計劃的導師,並在第一天向學生分享了他在火星生存的經歷。而中美兩國也以此為契機召開載人登火合作,後來發射的戰神五號火箭中,加入了中國太空人的身影。

--------------------------------------------------------------

觀後感:

1. 本片可以看出美國對於太空計畫的規劃縝密和各種備援方案的齊全,把各種專案可能發生風險的因素降到最低,由幾個例子可以看出:

    a. 瓦特尼一個人被移留在火星可以存活下來,片中提到,當初本來準備了6個人30天的口糧 = 180 人天,但是為了預防萬一,所以準備了6人,68天 = 408人天的口糧,扣掉6個人17天的已使用量 = 102分,還剩306份糧食......足夠撐快一年

    b. 由任務的戰神三號任務來看,前面兩次的戰神一號和二號是一個前置火星登陸作業工程,包括把火星居住艙,工作車,食物等預先運送上去,同時在戰神三號任務時也預先把戰神4號的返回火箭預先送上了火星.......因此前幾次的發射就是在登陸火星做環境和生存,及科研活動做準備,同時也幫下一次的任務返航火箭預留發射當備援.....同時在火星外太空還有一個巨大的太空站動力飛船.......我只能說這需要數十年的經營和不間斷的太空專案才能準備齊全,本片時間座落在2035年非常的有機會達成........

    c. 過去登陸火星的探測設備也可以再利用......如瓦特尼找回1997年的火星登陸小車因而聯繫上了地球的太空中心,加上美國人組團隊總喜歡找不同的專業背景專家進行各種實驗,所以有醫生,植物學家,軍人駕駛,化學家,科學家,軟體開發高手等各項專家互相幫助才能用在各種突發事件,如:瓦特尼用自己的植物專長重植馬鈴薯續命,本來可以多延續300多天,但是因為氣爆只延長了100多天,另外用來爆破賀密斯號減速和駕駛太空船,修改太空船的安全管控代碼抗命回火星,醫師評估計算瓦特尼的健康和在高速高G的身體情況,更不用說龐大的地面後勤部隊,有火箭設備製造團隊,航天飛行理論計算團隊,媒體公關團隊,航天狀態監控團隊等

所有的人事物和氣候外在因素都考慮周詳..........才能增加成功機率,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2. 觀賞完這部片值得推薦給大家的就是要大家去考PMP(專業專案管理師),因為無論你從事各行各業,包括軟體,硬體,太空,軍事,建築,旅遊,每一項都可以拆成大分類和細項(WBS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然後排出工作事項的順序,人員,資源和時間,並加以管理,這樣有助於你面對一個複雜的項目和專案時,可以將其拆解成較簡單的細項並去執行和完成它,定目標訂計畫然後去執行和完成,除了專案管理另一個就是執行面的危機管理,當你面對突發狀況時,首先優先處理攸關生命的緊急問題,如同瓦特尼醒過來聽到維生器警告氧氣濃度過低,趕快回到營地內先確保呼吸,然後處理腹部傷口,接下來再盤點糧食,由急迫的先處理和處理維生相關的工作,最後再想辦法對外探求找外部資源,把太陽能板清理乾淨確保電力,拆解核能電池當車用電池,取出火箭燃料聯氨燃燒製成水來灌溉馬鈴薯......找到過去降落的探險車運用其通訊功能......本片也是一個很好的求生教材,確認環境,優先保持自己的生命,再慢慢的收集有利的資源來擴展自己的生存機會,最後連接到地球和太空船前夥伴集眾人之力才能得救

3. 本片也探討了太空計畫的風險,稍有不慎就會失去生命,因此要有相當的覺悟,包括戰神三號成員要回去救瓦特尼時可以看出,另外發射戰神四號時因為趕時間所以沒有測試和檢查所以中途爆炸,最後不得已接受中國的援手,利用其火箭運送了補給品給賀密斯號,意外促成了中美合作,目前國際太空站將在2024年除役,而中國將在2022年發射自組的太空站,並且中美都還宣布了登月計畫,美國NASA在5月份透過馬斯克的SpaceX獵鷹九號運載火箭飛龍號升空重返國際聯合太空站,這是了不起的壯舉,美國幣打算2030前登陸火星,即使現在中美冷戰,但是對於人類長遠的發展來看,,因此人類共同攜手開發宇宙和月球,火星的事還是有可能成真,除了上述專案管理和危機能力與預先準備詳細的備案計畫外,美國另一個值得學習的就是模組化的設計和生產能力,不用說軟體的模組化,光是本次升空的SpaceX就是高度的模組化來節省成本,可重複利用的繼續使用,本片的戰神四號升空火箭,也因為模組化,所以可以自動卸載和讓瓦特尼一個人拆卸,歐美的船艦,汽車,飛機等許多都已經模塊化生產,這可以加快速度生產,也容易拆卸維修和節省成本,也便於團隊分工,要造出一個龐然大物雖有難度但許多天才型的人都做得到,東方人有許多這樣的人才,但是能帶team和模組化設計分工的人就和歐美差一截,這也是本片給我很大的啟發

4. 我喜歡麥特戴蒙的主角瓦特尼在最後說了一句話,我可以保證,一切事情都不會按照預定發生,這就是墨菲定律,你擔心的一定發生,此時就只能一個一個問題解決,想辦法活下去

本片的火星地理環境和太空站,火箭,太空服裝,火星工作車,火星營地,探空火箭,都有考究也很逼真,尤其賀密斯內部的設備細節和外太空瓦特尼救援任務時,利用爆破減速,太空纜繩拉到盡頭,和刺破自己的太空衣噴射氧氣當作前進動能,這一幕很經典,對於喜愛宇宙探險和嚮往火星生活的星際迷非常值得推薦本片給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S.(黃增勳) 的頭像
    T.S.(黃增勳)

    TS的野獸派部落格

    T.S.(黃增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