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接到先前有留聯絡方式的一位節目助理,打電話來找某位名人的節目,談的主題是科技防疫.......的確連比爾蓋茲都出面呼籲,這場疫情會到2021年秋季,因此預估這將改變世界的運作模式........

那身為科技人,是否我們能夠用更有智慧的方法來防疫呢?而相關的產業和發展會的走向會如何呢?我在這裡做一個大膽的假設與推估......

1. 所謂的全體免疫是一個不該汙名化的防疫方式和理論,但差別的只是在手段方式和是否人道,如果是如英國一剛開始的佛系防疫,那就是一個不人道的做法,正確的方式是如同我們注射流感疫苗,幼兒的麻疹疫苗,小時候打的卡介疫苗,因此目前中美英德韓等國都在研究疫苗來達到群體免疫的方式是個比較人道的做法........因此如何用最先的生物科技研究出疫苗就是目前各國科技防疫的最優先項目,這也是重中之重,因為有許多柯基防疫手段是無法對付無症狀感染者,只能做預防性隔離,因此如果群體多數人有了抗體就可以減緩傳播......

【新冠肺炎】一線曙光?德國卡介苗2.0研究幾完成 或數月內推出抗新冠病毒 

【全球疫苗競速關鍵】8種疫苗比一比,台灣競爭潛力在哪裡?

第1類:整個病原體當抗原,製作風險較大  這類疫苗分為減毒疫苗和死毒疫苗。目前主要研究: 中國
第2類:病原體零件當抗原,安全性較佳 所謂「次單位疫苗」和「合成胜肽疫苗」均為此類。目前主要研究:台灣國衛院研究進度最快的疫苗
第3類:重組病毒、類病毒,免疫不全者較不適合 所謂「重組病毒疫苗」和「類病毒顆粒疫苗」均為此類。目前主要研究:中國 ,台灣國衛院
第4類:核酸疫苗,製造速度最快 所謂「DNA 疫苗」和「mRNA疫苗」均為核酸疫苗。  目前主要研究:美國,台灣國衛院

2. 因為病毒主要沒有藥物可以治療,大多是症狀緩解的藥,主要還是要靠個人的免疫力,因此日後能產生抗原和抗體的族群可能會被加以研究,加上超過50歲和有三高的慢性病患風險較高,所以自然增強免疫力的療法,如瑜珈,氣功,平甩,太極拳等和緩有氧或運氣法,會重新回到人類養生抗疫的選項,但是否有效,醫療單位就可以透過AI大數據分析,來追蹤分析有抗體痊癒後的病患相關的防疫健康關鍵因子,如:血型,接種的疫苗,遺傳因子,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有氧或養生氣功,等都可以用統計大數據來分析,因此科學的預測與統計也是科技防疫的研究項目之ㄧ

3. 在用生物科技和大數據分析個體之後,隔離避免擴散也是防疫的有效方法,目前各國採用的保持社交距離和戴口罩,就是防範的方式之一,但是提前偵測出染病患者並隔離就是一個很好的科技防疫方式,目前許多的大樓和公司行號都由警衛或保全人員拿額溫槍測量,這對保全,醫護,作業,消費者,進出人員都不安全,因此避免人為的執行,門禁的人臉辨識和AI 體溫感測辨識就是一種運用科技防疫的很好運用,直接透過體溫感測警示,通知保全人員,大樓管理員和衛生監管單位

4. 減少接觸的防疫方式還有遠距辦公,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遠端視訊會議軟體Zoom就是因此被發現有不相干的人可以登入會議室的安全風險,因此在家工作,遠距會議等網路服務會更加的興盛,連同電商和外送服務會更加的活絡,所以網路,電商,即時通訊,手機外送服務,影音平台,線上遊戲,App,家庭遊戲機等宅經濟就是最生活化的間接科技防疫方式,因為出門上街的人變少,自然就阻斷病毒的傳播,而更新的科技服務可能會隨著疫情而加速的發展,如: 自動駕駛(5G+AIOT)避免司機的感染風險,遠距醫療(5G+AIOT)的看診和低延遲的手術, 工廠無人化和自動化(工業4.0+機器人)減少群聚感染機會, 異地分流辦公(行動辦公室+雲端ERP等服務) , 運動賽事的虛擬入場體驗 (現場攝像空拍繼器人+ 家庭遠距 XR = AR +VR 觀賞運動賽事體驗等服務),以上的都是會因為如果疫情沒有好轉而逐漸出現的科技應用發展趨勢

5. 他山之石,雖然台灣的防疫做得非常好,但是因為沒有大規模感染,所以歐美重災區唯一可以參考的還是,韓國和中國,其防疫方式也有值得借鑑的地方,例如: 中國的人臉天網+門禁體溫感測+手機健康護照QR code,還有韓國的防疫追蹤App和智慧追蹤手環,針對隔離的人每天要用App回報兩次體溫,且用釘位模式追蹤其行走和消費軌跡並廣播給所有群眾,提醒避開危險路段,雖然成效不錯,但是有個人安全隱私權被侵犯的疑慮,因此如何在全民健康安全防護和個人隱私做個平衡也是個在科技防疫時所需要討論的,因此國家緊急事態期間擴增政府職權保護多數民眾應該是一個可行的方向  

6. 最後一項討論的科技防疫就來到醫療物資的分配和重症病患的分流分艙避免同時集中高患病區壓垮當地醫療,在目前全球分工化的體系,每一個國家想要完全齊備所有的醫療物資是不切實際的,如同台灣很成功的口罩訂購App也是科技防疫的一環,因此如何構建全球緊急醫療物資採購系統,和供應鏈及訂單資訊的透明和時實查詢其實就是運用到全球供應鏈資訊應用服務的理念和架構,因此台灣,中國都是有能力整合和提供這項服務的,我們要成為一個Hub會比單次的愛心捐贈可以走得更遠,另外由法國的重症病患分流和西班牙義大利重症病患分流到德國一樣,如果可以有一個緊急跨國醫院資源的情報共享,就可以相互支援和分流,這是分散的模式,集中管理的模式則是中國的案例封省和各省馳援和快速建置方艙醫院,都可以依照每個國家不同的條件自行組合採用,高度的資訊共享和發揮集體智慧也是科技防疫的一部分........

7. 最後補上台灣在科技防疫的努力還有,口罩自動販賣機,快篩劑的研發成果也都是

拉哩拉雜的談了一堆自己的想法與感想,就當野人獻曝,提供給大家共同腦力激盪化危機為轉機,讓大家可以運用科技避免從前的瘟疫慘案.........

歡迎大家留言和分享,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S.(黃增勳) 的頭像
    T.S.(黃增勳)

    TS的野獸派部落格

    T.S.(黃增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