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氣陰雨,早上稍微整理一下書房,邊吃早餐邊選擇電影.....看到李察朱威爾由英雄變成嫌疑犯的傳記電影,就很想了解美國政府,媒體和獨立律師是如何處理這個案子,這在1996年那個年代,是很敏感的議題......
是一部2019年美國傳記劇情片,由克林·伊斯威特執導,比利·雷編劇;故事改編自瑪麗·布倫納於1997年在《浮華世界》上刊登的文章《美國噩夢:李察·朱威爾的哀歌》(American Nightmare: The Ballad of Richard Jewell),以及肯特·亞歷山大(Kent Alexander)和凱文·薩爾文(Kevin Salwen)合著的2019年書籍《The Suspect: An Olympic Bombing, the FBI, the Media, and Richard Jewell, the Man Caught in the Middle》
資料來源:維基
演員
- 保羅·華特·豪澤 飾 李察·朱威爾
- 山姆·洛克威爾 飾 華森·布萊恩特(Watson Bryant)
- 凱西·貝茲 飾 波比·朱威爾(Bobi Jewell)
- 喬·漢姆 飾 湯姆·蕭(Tom Shaw)
- 奧利維亞·魏爾德 飾 凱西·斯克魯格斯(Kathy Scruggs)
- 狄恩·庫斯曼 飾 布魯斯·休斯(Bruce Hughes)
- 韋恩·杜瓦 飾 測謊員
- 伊恩·戈梅茲 飾 丹·班納特探員(Agent Dan Bennet)
- 妮娜·阿里安達 飾 娜迪亞(Nadya)
劇情
1. 1986年,理查德·朱威爾(Richard Jewell)在一家小型公共律師事務所擔任辦公室供應文員,在那裡與沃森·布萊恩特(Watson Bryant)律師建立了融洽的關係。之後他離開該公司,前往皮埃蒙特學院(Piedmont College)擔任保安,希望能從事執法工作,但因多次投訴超出其管轄範圍而被解僱(其中在學院時因為取締在宿舍喝酒的大學生,被學生控訴他動手和無收索票,並且還在公路上攔檢酒駕者而與學院的校長起了口角被迫去職)。Jewell和他的母親Bobi一起搬到亞特蘭大。1996年夏天,他在奧運會上擔任保安,監管百年紀念公園。
2. 1996年7月27日清晨,在傑克·麥克(Jack Mack)和心髒病人的音樂會上趕走了喝酒的狂歡者之後,Jewell注意到長凳下有一個可疑包裹,爆炸物專家確認其中裝有炸彈。安全團隊,包括警察,聯邦調查局探員湯姆·蕭,和朱威爾的朋友戴夫·切斯,開始疏散正在演唱會的與會者時炸彈被引爆了,雖然還是造成2人死亡100多人受傷,但是提前疏散群眾避免更大的傷亡,讓朱威爾最初被譽為英雄。在前三天電視新聞邀訪不斷,母親也以他為榮,同時還有出版商想要出他的傳記,因此朱威爾打電話給布萊恩想請他擔任合約的法律顧問.
在亞特蘭大聯邦調查局辦公室中,蕭和他的團隊確定,朱威爾(Jewell)是一名不得志的底層白人男性,是“想成為”的警務人員,與犯下類似罪行的獨立肇事者俱有共同的特徵,而這些犯罪者通常都通過搶救他人而尋求榮耀和受關注的嫌犯情境類似。許多案件顯示第一位發現現場和報案的人有很高的可能性是嫌疑犯。
蕭特與《亞特蘭大憲法》的記者凱西·斯克魯格斯交換消息並獲得女記者的一夜情,蕭透露朱威爾(Jewell)目前受到聯邦調查局(FBI)的懷疑。獲得獨家消息的憲法報出版的頭版上刊登了凱西這則新聞,不僅披露了FBI把朱威爾的當作一個可能犯案的嫌疑人。凱西還特別提到了Jewell的體格,他與母親住在一起的事實以及工作經歷,以確保消息來自於FBI。因此這個內幕很快就成為國際新聞。
3. 朱威爾(Jewell)一開始不知道他的公眾形象正在發生變化,因此被蕭假借應借用過去朱威爾的執法經驗來協助辦案,而被引誘到FBI辦公室。他最初還是積極配合合作,但他拒絕簽署承認他是嫌疑犯的口供承認書,因為根據經驗,朱偉爾知道FBI可能假藉辦案其實正在審訊他,因此他要求找律師並致電沃森·布萊恩特(Watson Bryant)尋求法律代理。布萊恩當時已經離開中小企業管理處的服務單位現在正經營著自己的律師事務所儘管生意有點結倨,對此表示願意接他的case,並要朱威爾意識到自己是主要嫌疑人需要保持沉默。
FBI的蕭和夥伴山姆·貝內特(Sam Bennet)拜訪了皮埃蒙特學院(Piedmont College)院長,原來就是院長舉報的認為有執法過當被投訴的朱威爾可能自導自演,使FBI進一步懷疑了朱威爾和作實其指控。FBI搜尋Jewell的房屋,並搬走了大量的家用品,包括一些警用範例書籍和大量的槍支(用來打獵用的)。朱威爾(Jewell)向布萊恩承認,他多年來一直在逃避所得稅,並因逾越職權而被捕。布萊恩則是指責Jewell,因為他與調查他的FBI警探太過於配合。朱威爾(Jewell)承認,他根深蒂固的對執法單位和國家的尊重使他很難不配合辦案,即使在行政威權試圖傷害他並入他於罪的情況下還是堅持初衷。
4. 朱威爾(Jewell)和布萊恩(Bryant)面對凱西.斯克魯格斯(Scruggs),要求撤銷報導並道歉,但凱西堅持這是媒體的權利。布萊恩和他的秘書納迪亞仍為了確信朱威爾的清白,因此他們仍在電話亭和炸彈發生地點之間的距離上作了時間測試,得出結論,有人無法打電話做炸彈威脅並在另一地同時發現炸彈,因為公用電話和爆炸地點距離走路六分鐘的時間,但是恐嚇電話和朱威爾發現炸彈的時間相隔一分鐘而已。凱西.斯克魯格斯和蕭之後的測試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聯邦調查局因此改變了他們對單獨犯罪的結論,朝向這是有同謀的犯罪行為。隨著案件證據力的減弱,FBI試圖將朱威爾和Jewell和其友人戴夫切斯的朋友關係聯繫起來,並認定這可能是同性戀的共同犯罪。
布萊恩律師後來安排了朱威爾在前FBI幹員的訪談下通過的測謊儀的檢查,消除了布萊恩對朱威爾無罪的懷疑。朱威爾的母親波比Bobi並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並要求總統,如果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要求終止調查,以便她和兒子繼續過著平靜的生活。朱威爾和科比在聯邦調查局辦公室會見了蕭和貝內特幹員,經過一些問題詰問,朱威爾意識到FBI手上並沒有絲毫的證據來指控他。因此他反擊地問他們是否準備向起訴他時,FBI幹員沉默了並讓朱威爾和布萊恩離開,同時朱威爾最後也失去了對執法人員的敬畏感,因為朱威爾一直認為執法單位應該是要為人民秉公處理的,而不是入人於罪。
5. 在被FBI當作“嫌疑人”之後的八十八天,朱威爾終於收到FBI的正式信件通知,朱威爾不再受到調查。
過了六年,2005年4月,布萊恩(Bryant)拜訪了擔任佐治亞州盧瑟斯維爾(George)警察的朱威爾(Jewell),並告訴他埃里克·魯道夫(Eric Rudolph)承認犯下百年奧林匹克公園爆炸案終於還朱威爾清白。
最後的旁白指出,兩年後的2007年8月29日,Jewell因糖尿病和心力衰竭並發症而去世,享年44歲。
布萊恩律師則是和他的秘書納迪亞結婚生了兩個小孩,而朱威爾的母親波比則是每周六去他們家擔任保姆
---------------------------------------------------------------------------
更詳細的資料,可以查閱 維基: 李察朱威爾
爆炸案
調查與媒體
早期新聞報導稱讚朱威爾是在發現可疑背包後幫助撤離該地區的英雄。三天後,《亞特蘭大憲法報》披露,FBI主要根據「獨自炸彈客」一罪犯側寫而將他視為可能的犯罪嫌疑人。在接下來的數週中,新聞媒體積極地將他視為罪魁禍首,並為他貼上了「相關人士」這一模稜兩可的標籤,以塑造出「獨自炸彈客」的形象。媒體在不同程度上將朱威爾描述為一名失敗的執法人員,指出炸彈可能是他所放置,這樣他便能「發現」它並成為英雄[6]。
美國司法部對FBI的行為調查中發現,FBI試圖以告訴朱威爾正在參加有關炸彈偵查的培訓影片的方式,以誘使朱威爾放棄其憲法權利,雖然該報告得出的結論是「沒有蓄意侵犯朱威爾先生的公民權利,也沒有違法行為」[7][8][9]。
朱威爾從未受到正式起訴,但FBI對他的住所進行了兩次徹底公開的搜查、對他的友人進行了詢問、調查了他的身家背景,並對他進行了24小時監視。在朱威爾的律師聘請了前FBI探員來對他使用測謊機後,朱威爾通過了測謊,而讓自身的壓力才開始緩解[6]。
1996年10月,接受調查的美國檢察官肯特·亞歷山大(Kent Alexander)以極其不尋常的方式向朱威爾發出了一封正式的澄清信件給他,當中指出「基於迄今為止的證據……於1996年7月27日在亞特蘭大百年奧林匹克公園爆炸中,李察·朱威爾不被視為聯邦刑事調查的目標」[10]。
誹謗案件
在獲得免責之後,朱威爾起訴了誹謗自己的媒體,主要是NBC新聞和《亞特蘭大憲法報》,並堅持要求他們正式道歉。L·林·伍德是朱威爾所有誹謗案件的首席律師[6][11][12][13]。
朱威爾在2006年表示,這些訴訟與金錢無關,且絕大多數和解金都歸律師或稅務所有。他說,這些訴訟是為了洗刷自己的冤名[6]。
皮埃蒙特學院
朱威爾起訴了他的前僱主皮埃蒙特學院校長雷蒙德·克萊爾(Raymond Cleere)和大學發言人史考特·羅爾斯(Scott Rawles)[12]。朱威爾的律師表示,克萊爾向FBI和亞特蘭大的報章雜誌提供有關朱威爾在那當保全的虛假訊息。朱威爾指控克萊爾將自己形容為「戴徽章的狂熱者」,稱他是「以輕微違法來寫出史詩般的警察報告」[11]。此訴訟的和解金並未公開[14]。
NBC
朱威爾起訴了NBC新聞交由湯姆·布羅考敘述的說法:「據推測,FBI即將提出申請。他們現在可能足夠逮捕他,也許足以起訴他,但您總是希望足以定罪他。在這種情況下仍存在著一些漏洞。」[15]即使NBC堅持其說法,但該頻道也同意向朱威爾支付50萬美元的賠償金[12]。
《紐約郵報》
1997年7月23日,朱威爾對《紐約郵報》提出訴訟,要求其賠償1500萬美元,理由是該報紙在文章、照片和社論漫畫中將他描繪成「異常」的人,有著「離奇的工作經歷」,可能會犯下爆炸案[16]。他最終在報紙上達成和解,其金額不詳[17]。
考克斯企業(《亞特蘭大憲法報》)
朱威爾還起訴了《亞特蘭大憲法報》,因該報在頭條上寫道:「FBI懷疑『英雄』保全可能放了炸彈」,「幾乎旋風般的開始」[13]。在一篇文章中,《亞特蘭大憲法報》還將李察·朱威爾的案件與連環殺手韋恩·威廉斯的案件做了比較[15][18]。
該報是唯一未與朱威爾和解的被告。在喬治亞州最高法院一次審理之後,該訴訟案仍懸而未決數年,且已成為判例法中有關記者是否可能被迫透露其消息來源的重要一部分。即使在朱威爾死後,此案仍在繼續審理;直到於2011年7月,其所有索賠最終被喬治亞州上訴法院所駁回。法院得出結論,「由於這些條款在發表之時基本上是真實的,即使最終將調查人員的懷疑視為毫無根據,也不得構成誹謗訴訟的依據。」[19]
CNN
雖然CNN與朱威爾達成了金額不詳的和解協議,但CNN仍然堅持其報導的涵蓋範圍是「公平而準確的」[20]。
--------------------------------------------------------------
觀後感:
1. 李察朱威爾事件雖發生在1996年,可是套用到現在的社會可是一點都不過時,這個事件,本身就是一個刻板印象的學院校長的無端臆測指控加上急於辦案的執法單位的成見推論,和嗜血的媒體勾搭FBI幹員炮製的假新聞,這個事件是由三個惡意的角色所形成的冤案,其一是被當初被朱威爾反駁啞口無言而惹得不愉快的校長看不得當初自己瞧不起的保全變成英雄而藉機報復跑去檢舉,這是非常缺德的事,這位校長學識和身分地位知道自己一言可以害人但還是這麼做,因此地位和學識不代表一個人的人格,如何寬恕與人為善目前有此美德的人越來越少,台灣目前的社會就有許多為了功利和職位與利益而四處貶抑不同理念和對手的人,其二是執法單位,竟然給人貼標籤,肥胖,不得志的底層白人男性,想當警察或從軍當英雄,有執法過當的紀錄,逃稅,擁有槍枝軍火,熟悉警方辦案規則和犯罪案例,加上校長的檢舉,因此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在沒有主要人證物證的情況下就先認定為嫌疑犯,尤其執法調查承辦者,竟然經不起記者女色誘惑而將臆測訊息透漏給記者,第三就是記者的加油添醋,如狗仔般的盯梢和各種作文毀謗接踵而來......像不像現在的媒體社會亂象?自以為是的社會名人+不明就裡的執法人員+扇風點火的媒體最後形成的冤案,好險有獨立的律師努力證明其清白,因此美國的法治還是很值得稱許的.....這一點台灣的司法單位也同樣的為人所詬病
2. 本片點出朱威爾的特點,急公好義,無法容忍違法的事,熱心,多嘴,和管過頭的小缺陷,過於法匠,簡單的來說有點正義魔人的稱號,因此在大學抓學生飲酒,和在百年公園對於喝酒的小屁孩出手管教,這種多管閒事的個性有時不那麼的討喜,尤其現在年輕人自主想法意識抬頭,但這也不能因此抹煞朱威爾的優點,例如:射擊打靶準確率高達98%,觀察細微,在中小企業營業處擔任供應員時注意到布萊恩喜歡吃某種品牌的巧克力,而且貼帶放在抽屜的第二層....因此會幫其補充,另外因其觀察力和小心謹慎的個性,遇到可疑狀況雖然會大驚小怪的處理,但是其實用在保全,警衛和安全維護上剛好是適得其所,另外就是對於政府,國家和執法單位的敬重,即使FBI一直想入罪於他,送他上電椅,但他還是非常的配合和尊重國家威權,即使最後看起來已經過度迫害了一點,其實台灣有許多老實的中老年人對於執法單位的敬重還是有的,因此常受許多詐騙集團的欺騙而損失財物
3. 布萊恩律師算是懷疑政府類型的,因為見過太多不公義的事,而且經常得幫無辜者辯護,加上對於法律的熟悉度和百姓受到法律的保障和權益條文很熟悉,因此有此性格也很合理,由他對FBI幹員及報社記者不假辭色來看,美國對於律師和法律還是有一定的尊重,美國其實有非常愛國和尊重國家威權的,也有很重視個人權益和講求個人自由意識的小政府擁護者,同時也擁有放置炸彈的偏激者和執法,媒體,社會名人的大熔爐的社會,我們不見得一定要同意某一方的說法和做法,但是保持相互尊重,維護對方的權益和自由,並不做惡,不去惡意檢舉,不用刻板印象入人於罪,不加油添醋的加料臆測和報導,社會就會更加的祥和.......一言可以興邦,在值此防疫之時,希望大家不要造謠,攻擊或惡意傳播不實消息。....,另外本片可以看到執法人員的心證,其實都有點趁律師不在時要你簽文件或錄音,這些都是很容易形成冤案的假證據,不可不慎,所以當你被捲入一些案件時,記得不要隨便開口,簽文件或被錄音,先找律師比較重要
4. 美式諺語,狗也有牠的一天,因此朱威爾雖然是個小人物,但是盡忠職守,降低恐攻傷亡,所以當了三天的英雄,一個常被人嘲諷肥胖的多事警衛,也可以有所貢獻和成為英雄,雖然只有短短三天,最後在惡意的操弄下差點由天堂掉落地獄,我在軍中或竹科都有過一些經歷,完全可以體會,但每一位平凡人都有機會當英雄,問題是時候到了,你是否願意挺身而出,就如同朱威爾最後值問蕭的話,如果你們沒有證據就這樣把我當嫌疑犯,這樣以後所有的保安,將不再通報,而是選擇離開......因為善意而提出警告的反而變成有罪之人,有一個現成的案例就是大陸新冠肺炎吹哨者的李文亮醫師,我們不希望因為國家執法單位的誤判,而讓這些早期的熱心公益的人就此灰心,只顧好自己的生活........我之前還有一篇文章也是類似的平凡有缺陷的小市民變成大英雄,那就是巴黎列車恐攻案,請參閱電影 - 《15:17 巴黎列車》(The 15:17 to Paris)觀後感
無論如何,這件事最後終於還給了朱威爾清白,但我們平時做人也要小心,當你無意中成為公眾人物時,要低調和謙虛,因為你過去無意中得罪的人可能會爆料或陷你於罪,台灣有許多公眾人物的案例非常多,我就不舉例了,切記,積點陰德和與人為善,這部片是真實的寫實警示片,推薦給大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