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MF和相關組織發表聲明,全球經濟進入衰退,而起因就是因為中美貿易戰,而川普宣布美國獲得第一階段的勝利,但其實變數還很多,不容樂觀
2. 針對中國一年買400~500億美農產品是有前提條件全面解除美增加的行業,對於外資准入澤是開放銀行等行業,美中匯率條款同意維持幣值穩定,智慧財產權則是和外商投資法對接,補貼則是未含在內
3. 中美雙方最大的爭議在爭端解決還是執行機制,因為這牽扯到管轄權與主權問題,中方不可能讓步........能否達成合約要看11月APEC美中元首是否有峰會和簽約
4. 九月份亞洲各國股市都上漲,但本週之後可能回檔修正,而本週最大黑天鵝是英國脫歐的議會表決....英國經濟前景堪慮,並且目前英國國會技術性杯葛脫歐議程到明年一月
5. 美國眾院提出用給香港的經濟特殊地位來要求中國遵守中英聯合聲明的維持香港的一國兩制,中國認為這是干涉內政,但美國認為只是取消給予的特殊地位
6. 香港的公屋數太少,大多地產商不願投入因為利潤少5倍,但是香港的經濟問題是港府提出的方案,和泛民主派提出的普選等問題沒有交集,香港命運未卜,要看川普是否簽定成為法案
7. 讓城市以人為本,MIT 城市科學主任Kent Larson教授,提出環路給路人,第三次移動革命,PEV(Persuasive Electirc Vehicle)有說服力的共享自駕電動車,人類社會開始於小型聚落,北歐開始推行輕量化交通工具,下個世代的交通工具應該是Ubike + Uber,為了避免北京共享單車變成單車墳場問題,PEV還要有自駕和自動辨識自動找客人的能力,台灣很有潛力,因為台灣有單車和電子產業,也可以取代大量的機車
8. 個資維護不良,臉書推出Libra臉書幣,替代各國央行發行貨幣,這讓各國為其施壓,臉書的假訊息問題和政府對其言論自由管制的問題是兩個不同面向的看法,臉書希望為那些弱勢無法取得金融認證的人提供金融支付服務,但國會單位擔心其亂用客戶帳戶訊息,目前臉書動到政府的奶酪,引發許多陰謀論,而被政府嚴重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