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學長分享在社群上的資訊......老實說這些問題不算是世界終極10問啊,老高視頻的那些問題才是: 費米悖論,量子唯心論,時間可變,光速不變,宇宙不可測......

但羅漢堂的問題則是人類和未來數十年世界發展所面臨要思考的問題,在每個階段和條件下也算是世界挑戰10問.....但每個人的回答可能都不一樣......

我就試著來回答,因為我也很喜歡探討這些對人類發展的重要課題

 

未來十問

完整十問如下:

1、我們是應該先控制風險,還是先迎接數字技術?

所有的機遇和風險都是並存的,理論上如果要人類持續不斷的發展,就得試行和不斷的修正,例如:文革大躍進試行後不行,鄧小平經濟改革開放試行就通了,如同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式的社會經濟主義,因此過早的注重風險可能就扼殺了創新和機會,因此是一種滾動式的相互調整,先迎接數字技術,如區塊鏈,數字幣,邊走邊調整,否則最後世界運行流通之後,中國又要落後了,只能看歐美搶占市場

2、數字技術會擴大鴻溝,還是會讓世界變平?

每一次的技術變革都會讓新進入者或產生階級改變,先行者一定擁有最高的獲利報酬,但現在因為數字技術的不確定性有點像當初網路網頁電商成立時一樣,在巨頭還沒進入前大家都有機會,短時間內會讓世界變平,因為大鯊魚還沒入場,但是最後世界級的服務一定會由巨頭掌控,因為有更多的資源和技術,所以鴻溝是否會擴大,牽涉到數字技術是否能結合個人拿回自己的數據擁有權或共享分潤機制......目前礦工是用自己的設備換取酬勞,但是以後應該是數據,提供給巨頭去訓練AI來修正模型,如果一般人可以靠挖礦(如公用的飛輪採礦:黑鏡影集)或販賣數據維生....那至少可以維持生活是沒問題的,可是最後鴻溝還是會再逐漸加大,一但體系運作成形時

3、數據是誰的?誰是真正的受益者?

目前的數據是大公司擁有的,但如果大公司不願意分潤或付費買個人的數據,那以後5G+大數據AI的商業服務就不會成型,因為個資和隱私權逐漸的受到重視,數據權得還給個人,真正的受益者是多方的,一般人以後可以靠自己的挖礦或遊戲或消費或體驗或分享的資料來販賣謀生,這樣至少可以取得溫飽,公家機關取得個人資料分析一樣要給予人民最低所得,因此無論每個年齡層的弱勢都可以因此而受惠,但是有錢人可以選擇不提供資料不賺這筆收入但因為享受眾人大數據AI分析的便利和好處,所以就得繳稅和付費使用服務,而政府機關和大企業則是可以通過大數據來訓練政府或企業的AI讓其可以獲得一些營運或政策的調整,無論在健康,消費,個人體驗,人才選拔,特殊技能,犯罪預防.....注意大數據是根據歸納眾人的迴歸來預測,但是其實例外狀況的收集,對於人類的發展更為重要,因為奇異點或天才,特殊專才,未來人類的進化都取決於這些特殊案例

4、數字技術會讓更多的人失業,還是會讓工作時間更短?

如果個人資料和企業與政府的共生關係能形成一個可運型的模式,那會減少失業,因為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AI需求,如電商,遊戲娛樂,醫療保健,體驗分享,自媒體等需要收集AI資訊和數據的工作會讓願意提供個人數據但沒有謀生能力的人都可以有收入,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因為AI也會消滅一些工作,工作時間會不會更短取決於個人的需求,因為你如果想要體驗更多提供更多的數據和想賺更多回饋金,那你休閒時也是工作,睡覺時也是工作,工作的定義和休閒的界限會更模糊,但有錢人可以選擇的就變多了,有可以選擇不參與的自由

5、誰是平台經濟的受益者,是所有參與者,還是少數平台公司?

應該說是看程度而定,所有的參與者或利益關係人都是受益者,但是取決於分潤的多寡......而分潤的多寡又取決於個人的貢獻,個人的貢獻分為最基本的資料數據提供者,接下來是屬於社會工作者和服務者,因為有些有錢人會選擇部分時間可以保有隱私,所以會如同於吸菸區和非吸菸區一樣,非資料收集或機器人或AI無法處理的關懷或社會公益就是彌補這些數據公司的不足,而平台商可以贊助或提撥利潤補助這些商家或社工,因為這些人也可能會成為潛在用戶或幫助社會運轉,接下來就是在平台體制內的人員,如程式設計師,案例分析師,AI訓練師,人力資源,財務,產品研發,公共關係,業務,平台維運等,如果平台公司要負荷5G和AI的營運且要購買個人資料維持運作,沒有數字平台提供更佳的服務來體驗或消費,是不會賺錢的,但少數的寡頭級的世界公司應該會有很高的獲利和估值

6、治理機制要如何改變,才能適應數位時代?

要由一個類似於人民選出的立法局來執行管理和監督政府和企業的數據存取權限的設定,最高授予權限由人民的立法局掌控,最高執行權限由政府掌控,立法局再售予企業使用權限,另外政府和企業可以共享的資料權限也需要立法局的規範和審議,這是避免政府和企業掌控大數據和AI之後不受控制,進而影響到所有人的生活

7、金融服務在越來越平民化的同時,會不會引發更多的風險?

會,任何的服務越平民化就可能引起黑客等更多的風險,因此弱點偵測,白帽組織的合作,和實名制(KYC)的登入和區塊鏈的追蹤就很重要,至少要可以追蹤到戶名和轉帳地址,但是由於數字金融服務如果要兌換成法幣在該國流通,勢必就得和銀行交易就會留下更多紀錄,如果以後5G普及和個人販售自己的數據,其實就更可以追蹤到個人....風險是有,但是依監管技術和科技技術的進步來說是可控的

8、數位時代全球化會走回頭路嗎?

不會,但可能因為地緣政治等影響會重組合作對象,因為各國的比較利益和市場利益會讓保護主義無法運作,除非有一個國家可以完全自給自足,要嘛降低生活要求,要嘛國家夠大可以全門類的自己給自足,這不可能......要挑戰全球分工體系,很困難,因為各國都要活下去,被傷害的國家一定會團結起來....所以可能會有次集團和友好集團,但不可能完全封閉交易,尤其數位時代更多了當地市場個人的數據,除非你要放棄該國市場或減少自己國家或企業的AI訓練集,因此在數位時代,市場和數據會成為全球化經濟談判的另一個籌碼

9、人工智慧該不該有道德觀?

應該,要給予道德觀不可違抗的條件,例如:微軟或Google等公司的AI客服機器人因為被人為惡意的餵取了較為暗黑的資料,造成了偏激和仇視人類,這如同家庭的養成教育,東西方皆然,AI沒有辨別能力卻少了教導與訓練機制,如果都由大數據歸納那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決斷,因為多數人的民粹和激情和惡意攻擊的假資料餵取是無法避免的,所以要有道德或情感模組,可參考我前一陣子的文章科技新知 - 由BOSSTOWN Dynamics 的惡搞機器人影片談起未來的產業發展,但每家公司或每個國家的道德觀或感知是需要組織的討論

10、大算力和大數據,一定會讓我們離真相更近嗎?

某些資訊上是會,但是趨近倒一定的程度反而會變成障礙,如同機械學習和深度學習的過擬合的問題,因為如果所有的人行動和身體,行為等都可以預測,那就代表人類的進化要趨緩了,因為大家的上限,下限,標準值都知道,而且可以利用大算力來試算結果,科技和對人類的了解會更進一步,但是之後反而人類的希望會是在規格外,超乎想像和常人的特殊能力上,必需要注入新的元素和刺激才能發生改變,或許到時人與機械合體,人造人,人與動物合體,人與外星物種的混合和新技術新知識是再提升的關鍵.....到時宇宙探索會更重要

 

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歡迎各位先進指導與討論,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S.(黃增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